【记者】韩安东 【来源】南方农村报 编辑 郑展能。
通过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机具三新技术模式的结合,推动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在本地区示范应用,可有效实现增产增收、节本增效的目标。同时结合喷施一些杀菌剂,防治灾后易产生的病害。
化肥减量增效培训活动的举办,可进一步提升农民施肥管理水平、推进种植业良好发展、共谋乡村丰收蓝图。广东省农科院资源环境研究所高级农艺师黄旭现场讲解 茂名地处北回归线以南,气候温和,雨水充沛,十分适合水稻生长,每年水稻种植面积占粮食面积80%以上,是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。开展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室内培训 活动合影 【记者】见习记者王惠 【摄影】黄丽豪 版权声明: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任亚航。据了解,茂南区承担 2023年化肥减量增效三新配套示范项目,实施面积 3 万亩。相比以前施用的传统平衡肥,在用肥成本没有增加的情况下,每亩增产了300-350斤。
现场,无人机为水稻喷施中微肥增效 紧接着,在培训室内,黄旭老师就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水稻生产中的实际应用,对农户们做进一步讲授。而且现在施肥很方便,无人机一飞,三下两下就解决了,好肥加上新机具,大大解决了我们种植大户的难题。如果我们也加强新圩淮山品牌打造,那种植新圩淮山的收入将会高于铁棍山药。
这是黄玉春两夫妻纯手工制作的产品,产量不高,但胜在纯天然无添加,做出来的淮山加工产品供不应求,远销深圳、广州等地,每到周末上门购买的顾客络绎不绝。如今,新圩村已是远近闻名的淮山之乡、粉葛之乡,慕名而来的采购商、游客络绎不绝。谈及此,新圩村村委会副主任黄海河打开了话匣子。品淮山美食,游秀美新圩。
据了解,铁棍山药能产生品牌溢价,田间收购价达8元/斤,而新圩淮山在4元/斤左右,但新圩淮山产量是铁棍山药的2倍,每亩地的利润还是旗鼓相当。另一种当地人称淮山薯,口感偏糯。
他回忆,2021年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支持地方特色产品开发、产业发展,为新圩村带来了价值30多万元的机械设备、肥料等补贴,是当地淮山产业发展的一大助力。公园规划面积455亩,位于平潭镇鹤湖村、新圩村、鹊地村三村环岛中心位置,地理位置优越,是串联周边榕树公园、上曲湾渡口、鹤湖旅游度假区等岛内优质景观旅游资源的节点窗口。惠州市惠阳区平潭镇新圩村,是一个曾经因为沙地、竹林遍布而面临温饱都难解决的小村庄。记者周六前往的时候,便看到四、五人围坐在院子里,走的时候都提了一大袋子淮山粉。
2022年新圩村淮山总产量1875吨(375万斤),带动收入约 800万元。原来,新圩村大面积的沙质土壤并不适合种植传统农作物,在种植淮山、粉葛之前,新圩村一直是以种红薯、花生为主,产量不高,经济效益也比较差,村民为此苦恼不已。开园三天,刚好是元旦假期。近年,新圩村更是充分挖掘本土优势资源,积极发展特色农业,通过农业与食品加工业、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,接二连三促进产业链融合升级,持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,为乡村振兴探索出新路径。
黄海河坦言,村民们的经济效益提升了,日子也富裕起来了,这期间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支持。在张立强看来,农旅融合是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路径,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。
除淮山粉、淮山片等较为常见的加工产品之外,新圩村还顺应当下消费潮流,开发淮山奶茶等新品。按照亩产2500斤左右来计算,一亩地能赚5000元,这些年来,村里很多人都靠种淮山盖起了房子,生活越来越好。
依托松散、肥沃的沙质地,加上充沛的水源和特有的湿热气候,得天独厚的环境为淮山、粉葛的生长提供了有力条件,造就了新圩淮山、粉葛的独到风味品质,淮山粉糯清香,粉葛清甜无渣,远近驰名。天气好的时候,走进平潭镇新圩村的春美农产品店,一眼就可以看到一片片淮山片躺在竹架上、一排排淮山粉条挂满院子。但这声感慨,在30年前可听不到。种植的淮山主要是两个品种,一种是纯淮山,口感偏粉。值得高兴的是,接手淮山地的第六年,曾锦美便依靠卖淮山的收入,举家搬进了三层高的新房。事实上,上世纪90年代之前,新圩村并没有种植淮山、粉葛的历史。
公园就是农田,农田就是公园。黄海河介绍,淮山农业公园是立足淮山、粉葛生产集聚区的基础上,结合平潭稻乡田园风光示范带建设,打造的乡村旅游示范项目。
彼时,恰逢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推荐试种淮山、粉葛等作物,新圩村便开始引进品种进行种植,一种便是30多年。淮山、粉葛是新圩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,也是当地农业的一张亮丽名片。
在此基础上,新圩村深入实施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战略,对建设用地与耕地进行合理布局,有效唤醒沉睡土地资源,不断扩大淮山、粉葛等特色作物种植规模。洗净、去皮、切片、浸泡、过水、沥干、晾晒、包装。
不定期举办的淮山王评比、淮山文化旅游周、淮山美食节等特色活动,持续吸引了大批外来游客到当地游玩消费,截至目前,公园已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/年,极大程度推动了当地淮山、粉葛的销售。【记者】钟海芳 【视频】刘丽梅 【图片】部分为采访者供图 【来源】南方农村报 版权声明: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任亚航。如今,这个曾因沙地、竹林遍地而面临温饱都难解决的小村庄,正因特色农产品淮山、粉葛走出一条新型乡村致富路在张立强看来,农旅融合是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路径,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。
近年,新圩村更是充分挖掘本土优势资源,积极发展特色农业,通过农业与食品加工业、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,接二连三促进产业链融合升级,持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,为乡村振兴探索出新路径。记者周六前往的时候,便看到四、五人围坐在院子里,走的时候都提了一大袋子淮山粉。
除淮山粉、淮山片等较为常见的加工产品之外,新圩村还顺应当下消费潮流,开发淮山奶茶等新品。据了解,铁棍山药能产生品牌溢价,田间收购价达8元/斤,而新圩淮山在4元/斤左右,但新圩淮山产量是铁棍山药的2倍,每亩地的利润还是旗鼓相当。
记者了解到,曾锦美的父辈也是以种淮山为生,2004年曾锦美接手家里的淮山地,一种就是19年,可以说,淮山已经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。公园规划面积455亩,位于平潭镇鹤湖村、新圩村、鹊地村三村环岛中心位置,地理位置优越,是串联周边榕树公园、上曲湾渡口、鹤湖旅游度假区等岛内优质景观旅游资源的节点窗口。
据统计,结合淮山、粉葛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采挖活动,假期内共吸引惠州、深圳、东莞等地游客约1.2万人,现场卖出约2万斤淮山及淮山制品、1万斤粉葛及粉葛制品,大部分农户1天销售额超2000元。按照亩产2500斤左右来计算,一亩地能赚5000元,这些年来,村里很多人都靠种淮山盖起了房子,生活越来越好。淮山、粉葛是新圩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,也是当地农业的一张亮丽名片。种植的淮山主要是两个品种,一种是纯淮山,口感偏粉。
改变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,当地因地制宜引进淮山、粉葛等特色农产品,才得以化劣势为优势、变缺点为掘金点,走上一条脱贫致富路。开园三天,刚好是元旦假期。
值得高兴的是,接手淮山地的第六年,曾锦美便依靠卖淮山的收入,举家搬进了三层高的新房。这是黄玉春两夫妻纯手工制作的产品,产量不高,但胜在纯天然无添加,做出来的淮山加工产品供不应求,远销深圳、广州等地,每到周末上门购买的顾客络绎不绝。
农田=公园 农旅结合激活新势能 2022年元旦,一座没有任何遮蔽的淮山农业公园建成,再次激活新圩村淮山产业发展新势能。如果我们也加强新圩淮山品牌打造,那种植新圩淮山的收入将会高于铁棍山药。